【仲裁员观点】如何有效搭建劳动争议案件的答辩模型(附图)

2024-05-21 14:08
1
前言


普通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实行两审终审制;而劳动争议的审判程序一裁两审制,其中劳动仲裁程序属于前置必备环节,只有对劳动仲裁裁决或不予受理决定不服的,在满足起诉条件的前提下,才可向法院提请起诉。

在漫长的劳动争议审判程序过程中,如何有效构建答辩模型,达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目标,是劳动争议双方首要任务


02
如何构建答辩模型?

第一,固定权利请求。
劳动争议的仲裁请求类别包括但不限于:确认劳动关系争议、未签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违法约定试用期赔偿金、调岗等争议、拖欠(克扣)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提成等争议、年休假、病假、女职工“三期”、事假及休息休假期间工资的争议、培训服务期及竞业限制争议、福利待遇争议、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等争议、社会保险待遇等纠纷;同时,劳动仲裁的时效不同于普通的民事诉讼对于申请仲裁的一方,首先需明确在时效期限内,为保障自身权益而提出的仲裁请求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证据举证原则;对于被仲裁的一方,应当就仲裁请求进行合法有效分析,提供针对性的相关应诉及抗辩的证据与答辩资料

第二,正确适用法律。
坚持仲裁请求做到有法律可依是根本,并做到正确适用法律法规,以使终审生效判决最大程度有力保障自身权益。同时,劳动争议涉及的法律包括但不限于:基本法律规定、行政法规规定、地方性法规规定、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规定、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等规定,以及涉及法律生效位阶的等级高低,应当有效搜集法律条文支撑自身权利请求。

第三,综合研判案情。
案件事实清晰明了是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基础和前提,劳动争议双方应当就案件基本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应当在提交证据前,就劳动争议的焦点进行多层次的验证与逻辑闭环,找到争议矛盾的集中点和问题的症结,避免未能履行在法定期间内完成举证义务。

第四,固定有效证据。
劳动争议双方提交的证据应当围绕争议仲裁请求,分析法律基础规范要件,搜集可支撑的法律条文及相关生效判决,对属于自身举证义务的证据,应当做到有效简洁。

第五,核实有效证据。
基于审理案件的基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基础”的原则,任何一方提交的证据应当在开庭前准备好证据原件,避免出现无法核实原件导致证据无法采纳。

第六,提交有效证据。
证据应当列明《证据清单》,并注明证据来源、证据清单的证据名称应当与所提交的证据相对应、如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应当合理分类归类进行罗列、对证据进行标注页码、对复杂案件应当标注及说明,做到举证的形式完整及内容完整,并达到证据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内容完整的效果。
图片




03
总结

从当事人角度,提交的有效证据有利于证明自身主张,从而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对审判者的角度,当事人按时提交的简洁、完整的证据有助于查清事实,依法作出裁判。


04
本期文章作者介绍

图片

IHRER工作坊学员——王佳佳

點凡IHRER认证高级顾问

国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民诉)研究生

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

广东省劳动争议调解员



图片

END



【如有劳资疑惑,点击下方图片随时提问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员工圈官网

图片

https://www.dfldgx.com/h-col-111.html


图片
谐劳动关系 和谐劳务 劳动关系 劳动法律 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 劳动纠纷 劳资纠纷 人力资源 员工关系 用工管理 业用工管理风控 雇佣管理 用人 员工圈

图片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