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突变:最高法对员工急辞立规矩了,急辞要赔公司5万元!

2024-11-19 17:59

图片


近期,人民法院案例库又新收录了8个典型劳动争议案例。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检索查阅案例库,参考入库同类案例作出裁判。因此,对于收录在人民法院案例库中的案例,需要引起重视,重点研读。

今天,我们来研读新收录的8个典型案例之一,涉及劳动者急辞,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赔偿的案例。

图片


入库编号2024-07-1-490-005


重庆某科技有限公司诉李某兵劳动争议案

——企业研发人员辞职后拒不交接工作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关键词 民事 劳动争议 恶意离职 工作交接 赔偿损失

基本案情
2020年12月1日,重庆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科技公司)与李某兵订立劳动合同,约定李某兵承担研发工作,合同期限3年;离职应当办理工作交接手续,交还工具、技术资料等,造成损失应当据实赔偿等内容。
2022年2月15日,李某兵向某科技公司提出辞职后随即离开,且拒不办理工作交接手续。某科技公司通过启动备用方案、招聘人员、委托设计等措施补救研发项目,但因研发设计进度延误、迟延交付样机,向第三方承担了违约责任

某科技公司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李某兵赔偿损失等。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某科技公司遂起诉请求法院判令:李某兵赔偿公司相应损失,并返还其在公司工作期间完成的全套研发设计资料。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于2023年7月24日作出(2022)渝0116民初12139号民事判决:一、李某兵于本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赔偿原告某科技公司损失50000元;二、驳回某科技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宣判后,李某兵不服,提起上诉。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于2024年1月1日作出(2023)渝05民终8769号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手续。劳动者未履行前述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李某兵作为某科技公司的研发人员,未提前三十日通知某科技公司即自行离职,且拒绝办理交接手续,其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应当按照第九十条有关劳动者赔偿责任的规定对某公司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审理法院综合考量李某兵参与研发的时间、离职的时间、本人工资水平等因素,酌定李某兵赔偿某科技公司损失50000元

裁判要旨
研发人员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办理交接手续,便于用人单位继续开展研发工作。研发人员拒不履行工作交接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关联索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年修正)第37条、第50条

一审: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2022)渝0116民初12139号民事判决(2023年7月24日)

二审: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2023)渝05民终8769号民事判决(2024年1月1日)
(民一庭)

                          简评

按规定,劳动者辞职应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但有的劳动者拒不遵守该规定,有不辞而别的,有的急辞的,种种不按常理出牌的现象令用人单位苦不堪言。急辞显然属于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按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并不能向劳动者主张2N的赔偿金,只能主张基于损失事实存在的赔偿金,即用人单位要举证损失的具体数额,若举证不了,法律这个规定等于空头支票。
如今,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这个案例带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倾向性,对于急辞的劳动者,人民法院可以酌定一个损失数额。所谓酌定就是拍脑袋自己定,不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具体的损失金额。而且,酌定也有个好处,上级法院一般不会翻下级法院酌定的案件,毕竟,你酌我酌他也酌,酌来酌去都是酌,上级怎么能比下级酌的好,维持下级省得再酌了


欢迎报名参加实战课程——IHRER劳动关系工作坊!

图片


为什么要参加IHRER劳动关系工作坊?
协商解除合同是万能的解除方式,但协商解除劳动合同难度也越来越大,HR如何通过面谈沟通说服劳动者接受公司的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方案,不仅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工作,也是一项十分具有成就感的工作。协商处理妥当则风险归零,处理稍有不妥很可能就会造成劳资双方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损失,甚至可能影响到企业运营、HR的人身安全。主讲老师将结合自己办案的丰富办案经验,通过典型案例,分享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面谈沟通注意事项、说服路径、僵局化解与推进技巧。

工作坊背景:

IHRER劳动关系工作坊,由广东劳动学会与点凡咨询联合主办,专注于为HR提供从基础到高级的全方位劳动关系管理培训课程涵盖劳动法律法规解析、高效员工关系管理策略、冲突调解技巧与谈判艺术等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参与者建立全面的劳动关系知识体系,提升在复杂劳动关系处理中的应变与解决能力通过系统学习,你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HR角色,你将有能力为企业构建和谐的劳动环境,降低纠纷风险,成为不可或缺的业务伙伴。



工作坊特色:

1、实境演练,角色自由转换:IHRER工作坊聚焦实战,通过模拟真实情况,让你在不同角色间自如转换,深刻理解各方需求,全面提升管理实战力。

2、“三管齐下”,构建管理利器:IHRER提供线上随身听课程与线下互动相结合,导师引领破局思考,搭配定制化管理文书模板,帮助每一位参与者构建企业的坚固“法律护盾”。

3、信息前沿,决策快人一步:领先获取劳动争议最新裁判趋势、行业热点资讯及实务操作指南,用最前沿的知识武装自己,轻松驾驭劳资关系,实现利益平衡的艺术。

4、互助社群,共筑成长之路:随时抛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这里是一个相互学习、携手前行的温暖集体。


工作坊课程大纲:

第一章:认识劳动争议

1、法律体系与原则概览

高效梳理法律层级,明确新旧法适用规则,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2、核心法规深入理解

精讲《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结合最新地方性法规,直击劳动关系管理痛点。

3、一裁二审全流程速通

解锁从调解至再审的每一步,轻松驾驭司法流程,每一步都心中有数,争议无忧。

4、一裁二审文书攻略

解锁文书撰写密码,洞察裁判文书精髓,关键信息一目了然,时效细节尽在掌握。

5、证据管理与策略布局

系统化教学八大证据的科学收集、分类与法庭应用,聚焦关键争议点的证据构建。

6、专业术语深度解读

详尽解析各类法律术语,结合实际案例,提升术语运用的专业敏锐度与实战能力。

第二章 实体类争议(一)

7、劳动关系精准界定

速通劳动关系三要素,全面解析各类劳动形式(标准、非全、派遣、新业态、非典型劳动关系),构建合规用工认知体系。

8、合同管理与法律实践

合同类型精讲,掌握订立技巧、时限规定与违约罚则,试用期与续签策略,强化法律风险防控。

9、薪酬结构与支付优化

深入工资构成原理,详解计时与计件工资模式,优化计算与支付流程,确保周期性高效管理。

10、工时与加班计薪法则

工时制度解析,加班与调休规则精要,对应计薪标准详解,平衡员工权益与企业运营成本。

11、假期福利全面解析⑴

系统梳理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政策,掌握天数计算、倍数支付与折算方法。

第三章 实体类争议(二)

12、假期福利全面解析⑵

一次性掌握各类休假详情,了解享受条件、具体天数及计薪规则。

13、女性职工权益强化篇

聚焦女性特别保护政策,规避劳动风险,提升工作效率,维护职场秩序。

14、健康与工伤成本控制

医疗期成本管理,重病应对流程优化,工伤快速识别与赔偿策略,减少企业潜在损失。

15、社保精算与权益维护

详解社保缴纳关键点、保险待遇及法律救济路径,确保合规性。

第四章 实体类争议(三)

16、合同变更实战技巧

掌握书面变更的必要性与口头变更的风险,薪酬与岗位调整的合规策略,工作地点变动的妥善处理。

17、合同解除权威指南

从协商一致到特定解除情形,结合实例分析,明晰赔付额度与违法成本,确保企业操作安全无忧。

18、合同终止的法律边界

⑴终止条款精讲实操,避免不当终止风险,确保赔付合规。

⑵深入探讨解约与终止中的不可逾越之线,确保企业决策在法律框架内灵活又安全。

19、标准化解约/终止流程

掌握解约/终止三部曲,确保解除或终止行为既合法又高效,提升专业处理能力。


注:此培训为收费培训,更多工作坊相关信息欢迎扫码咨询

图片


这些文章也值得读一读


01 I 35岁转型十字路口,HR何去何从?
02 I 【仲裁员观点】如何应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庭审质证环节
03 I 【最新资讯】人社部最新发布:2023年度劳动人事案件突破385万件!
04 I 00后们“整顿职场”,HR如何破局?进来解锁制胜新策略
05 I 【仲裁员观点】如何有效搭建劳动争议案件的答辩模型(附图)


【如有劳资疑惑,点击下方图片随时提问

图片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